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旅游景点,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旅游:
辽宁旅游 吉林旅游 黑龙江旅游 内蒙古旅游
华南旅游:
广东旅游 广西旅游 海南旅游 台湾旅游 香港旅游 澳门旅游
华北旅游:
北京旅游 天津旅游 山东旅游 河北旅游 山西旅游
西南旅游:
四川旅游 重庆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西藏旅游
华东旅游:
上海旅游 江苏旅游 浙江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西北旅游:
陕西旅游 甘肃旅游 宁夏旅游 青海旅游 新疆旅游
华中旅游:
河南旅游 江西旅游 湖北旅游 湖南旅游
国外旅游:
国外旅游
用户名:
密   码:
          

旅游景点  101089、谢朓楼          

 
景点位置 安徽 宣城 宣城   
安徽特产店地图查询   宣城特产店地图
景点分类 人文景观 
开放时间 待定 
门票价格 待定 
联系方式 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 
投诉电话 0563-3022748 
最佳时间 春秋是去宣城的最佳时间。宣城气候湿润温和。春季较短,气候宜人,夏季是宣城一年中最长的季节(5月底至九月中旬),气温高,平均气温超过22℃,而且降雨量也是全年最多的,每年6月中旬进入梅雨期(25天左右),这时要到宣城旅游伞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而且多带几件换洗的衣物(易干的那种); 秋季最短,这时的宣城秋高气爽,温度和雨量都比较适宜;冬季比较长(11月到次年3月),气温较低,比较寒冷,平均气温小于39℃。宣城的四季跟北方大部分城市比较相似,春暖、夏热、秋爽、冬冷。 每年春夏季之交或夏季的敬亭山、桃花潭等旅游热点都会有别样的风貌呈现。 
交通方式 宣城是上海和南京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浦东开发与皖江开发的陆上纽带。这里公路四通八达,青弋江,水阳江与长江相接,皖赣铁路复线和宣杭铁路,318国道,234国道贯穿全境。市内可乘坐出租车前往景区。 

   
  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是一座文化名楼。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南齐建武二年(495)夏,有个出身显族、年届30的诗人,逆水乘舟,缓缓抵宣。他服已经给萧姓的王侯们当了十余年幕僚的谢脁。虽然曾得到了随王、竟陵王的赏识,还做过明帝的掌中书诏诰,但建康宫廷多变的政治风浪,已使谢眺“疲策倦人世”了;江南的青山秀水,正遂“敛性就幽蓬”、“聊恣山泉”的愿望。
   谢的文笔托依对应于宣城的景色,产生出一幅幅萧疏淡远、平和宁静、摇曳出尘的写意水墨图卷:“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日出众鸟散,山螟孤猿吟”、“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夕”……
   “玄晖诗变有唐风”。谢脁在文学史上有“继汉开唐之功”。杜甫称:“诗接谢宣城”、“谢脁每篇堪讽味”。狂傲的李白也“一生低首谢宣城”。沈约称谢眺“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二百年无此作也”。谢脁的融情入景山水诗风,直接影响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谢眺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谢脁在郡治之北的陵阳峰上自建一室,取名高斋,作为理事起居之所。史志记载:谢脁“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唐初高斋改建为楼,取名北楼,后又称北望楼、谢公楼、谢跳楼。咸通末年,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为叠蟑楼,得名的原因是其所在之处地势既高且险,崖叠如蟑。明嘉靖年间,知府方逢时重修,复名高斋。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府许廷试重修,题名为古北楼。光绪初年(1875),知府鲁一贞又重修,他将上层命名叠蟑楼,下层命名谢眺楼。
   高陵自可脁,况复更层楼。登斯楼也,城郭皆在掌中,山川尽人心目,但见山川交错、阡陌纵横、烟霞变幻、云树生辉,北望敬亭崛起于川原之中,东送两水婉转于白云之间。历代文人墨客纷纷然慕名而来,并且赋诗无数。录于志书上的北楼诗文有130多篇,这其中包括李白、白居易、杜牧、梅尧臣、文天祥、贡师泰、施闰章、梅文鼎等著名诗人的上品佳作。李白的两篇名作就产生于此:“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中国的多数名楼,往往是拥有一篇传世的词赋而誉满天下,招引现代的观光客如潮而至。始建于名人,得名于名人,并且文采相续了1000多年的谢脁楼,在历史上的声誉及在文化史上的影响,难有比肩者。谢脁楼是江南的四大名楼之一。谢脁楼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军的轰炸。解放后,这儿被建为烈士陵园。1997年,一座四檐高飞、曲径回廊、气势可观的新的谢脁楼在旧址之上重现。它笑对开元塔,俯牵宛溪水,雄踞闹市中心,尽览古城新貌。
   1998年5月,谢脁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一座高6米、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台。为保护谢脁楼遗址,划定的保护范围是遗址基座四周各50米;划定的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之外向南100米,向西80米,向东、北各50米。谢脁楼管理处及谢脁公园已经成立。有识之士呼吁建设一个谢脁楼景观区,有关部门已在谢脁楼下规划建设一座较大规模的文化广场。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名楼已再现,文运期再兴。
   诗云: 弦歌几度忆高斋,小谢留踪李杜来。 漫洒天花文星下,丹阁今又映霞开。
   
 
 

上一条:天寿寺塔 下一条:石佛山


谢朓楼景点地图查询

    分享到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更多安徽特产介绍
 
 
 
淘宝推荐安徽特产销售
 
更多安徽特产求购
 
更多各地销售特产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