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蜀地始定,康熙初年(1662年),今内江市各州县的官吏才陆续到职。在康熙、雍正两朝(1662─1735年)倡导移民和与民生息等一系列宽赋政策的感召下,湖广、江西、福建、陕西等省大批居民来沱江流域垦殖落户,经济又开始复苏。雍正五年(1727年),随着资州直隶州(改资县置,辖资阳、内江、仁寿、井研4县)的建立,再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736─1850年)的发展,今内江市人口已超过明中叶全盛时期,农牧渔蚕业和制糖等手工业亦达新的水平。内江、资州的蔗糖生产已同福建、台湾并称为全国三大糖业基地;内江蜜饯、隆昌夏布、乐至藕粉等土特产品享誉全国。沱江、球溪河、清流河航道千帆竞发,上通成都,下达重庆、武汉;东大路(成渝南线)、小川东路(成渝北线)、资(州)荣(县)等陆路干道,车马如流,一派繁忙,内江、资州、简州、隆昌4地已成为川中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