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569.藏彝走廊之凉山彝族的漆器工艺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珍贵的鹰爪杯(列来拉杜/摄)
  
     漆器是凉山彝族最喜欢的生活器皿之一,相传是彝族祖先“狄一合莆” 发明并教会了人们制作与使用漆器,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彝族漆器种类繁多,制作工序复杂,从材质上可分为皮制与木制两大类,包括餐具、酒具、刀鞘、皮囊、马具、宗教器皿和装饰品等,涉及日常生活、礼仪、宗教活动和战争用品等多方面,彝族漆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到彝家山寨,有幸赶上火把节、彝族年等传统节日,或亲临婚丧嫁娶、祭祀等隆重仪式,坐在温暖的彝家火塘边,除了感受他们质朴热情的待客礼仪外,还能领略一番多姿多彩的彝族漆器文化。
  
 
  
     每逢佳节,凉山彝族家家户户都拿出崭新的餐具酒杯等漆器盛饭装酒,招待客人或供祭祖先,届时,餐桌上摆满用红黄黑三种颜色髹制而成,绘有漂亮饰纹装满坨坨肉的木盔木盘、酒壶酒杯,人们手端斟满美酒的鹰爪杯、牛角杯,在真诚的祝贺声中频频举杯。而祭祀和传统赛马活动中,盛装出行的人们身着髹漆铠甲、头盔等战服,犹如古代威风凛凛出征的战士……
     漆器产品一直受到彝族群众的青睐,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年代里,人们以拥有一套包括餐具、酒具和武士服等髹漆用品而自豪,特别是那些驰骋疆场的武士身着一套皮胎髹漆盔甲、手持圆形盾牌既可以阻挡敌人的刀箭,保护自己,又能增添威风,显示其经济实力。
     彝族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有四十多道工序,全靠手工完成,其中用土漆漆膜等工序有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要求很高。
     割漆、选料、绘图是传统漆器工艺中技术要求最高的几道工序,凉山彝族漆器一般用红黄黑三种原料着色,这些原料主要用本地产的山漆、石黄矿石、丹砂等配制而成。凉山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漆树生长,有丰富的资源。彝族人在长期的采漆用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7―9月是割漆的最佳季节,届时漆匠们来到海拔1600―2000米的山中找漆树,彝族人采漆有许多讲究和说法,为防止割漆后漆树的枯死,一般不割3米以下的小漆树。漆匠选好漆树,准备动刀前,还要做些求漆神宽容之类的祈祷,然后开始用刀在漆树上割几条长线,刀口从上往下,刀口下方用竹筒、木碗或牛角接住,漆汁就随刀口流入容器,第二天就可取到漆液了。凉山彝族一般采用 “生割法”,不影响漆树的生长。
     生漆不添加别的原料自然呈黑色,如要调制成黄色和红色,则需要在装有生漆和桐油的桶里按比例加入黄矿物粉和丹砂粉,经过搅拌,两三天后就可以使用,漆匠要根据所需色彩的深浅来改变配料的比例,如需要浓艳色彩就多加些黄矿物粉和丹砂粉的比例。
  
 
  
     漆具用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凉山彝族漆器有皮制与木制胎两种,制作大餐具漆器一般选用桦槁木,制作木勺、酒杯等小器皿则用杜鹃木,这些木材质地坚硬、做成器皿后不容易裂。其做法是砍来木料后,或存放在避光的阴凉处慢慢阴干,或埋在家畜粪堆里处理。皮质漆器一般选用牛皮,要经过浸泡、脱毛、制造形状、形成器物、打磨等工序。
     制作传统木胎漆器的工具有劈刀、小斧、凿子、脚踏土车床、绘笔等。制作餐具的传统方法有车、绷、拉、剜、削等工序,木匠要根据需要制出各种坯胎,现在一般靠脚踏土车床来完成,这种脚踏土车床一边高一边低,高处有木座,工作时匠人骑在木座上,用脚蹬木制脚踏板,脚踏板连着传送带,传送带连着旋转轴,旋转轴旋转后,车工师傅一边蹬脚踏板,一边用力把旋刀嵌入旋转的木料对其进行车削,按照要制作餐具的形状,可变换旋刀。一套旋刀有8种,其宽度和形状都不一样。削出餐具后,要放上几天,让其阴干,然后才上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髹漆了,彝族的传统漆器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绘制而成,三种颜色的上色秩序和图纹绘制都有许多讲究和说法,彝族漆器讲究整体图案和色彩的搭配效果,一般通体髹漆,浑然一体。漆器上色时,先着底色,在坯胎上涂上生漆,几天后晾干的生漆就呈黑色,然后在底色上用生漆加朱砂、石黄、锅烟灰等天然原料调制而成的红、黄、黑三色进行描饰。一般是按黑、黄、红的先后顺序着色勾画纹饰。
     红黄黑三色构成凉山彝族的传统色彩文化,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黑色在崇勇尚黑的彝族人文化中代表庄重、严谨和高贵。红色则代表勇敢、热忱和喜悦。黄色是光明、富裕、健康和平安的象征。红黄黑三色巧妙搭配,间隔使用,色彩明快艳丽,无过渡色和混合色。
  
 
  
     漆器工艺是彝族审美情趣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典范,其装饰工艺风格典雅、质朴,图案线条动静相间,纹饰多以日月山河自然景象,牛眼羊角鸡冠等动物的特征,或菜籽蒜瓣南瓜籽等农作物形状,以及火镰矛头经纬线等生活用品等构成。这些图纹的几何线条协调、生动,造成一种剪影效果,有着浓厚的民族特点及生活气息。
    漆器工艺是彝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种类繁多的漆器用品仍受到现代彝族人的青睐,相信这古老的传统工艺会发扬光大的。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