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调料
  羊肉 600公克  葱 2支  姜片 5片  蒜头 10瓣  卤羊肉卤包 1包  盐 1小匙  米酒 1大匙  油 2小匙
 编辑本段制作流程
  1.将卤包、水1500cc、米酒一起浸泡20分钟备用。葱洗净切长段,蒜头也拍过备用。  2.羊肉洗净切块。在锅子里放入葱段、姜片,加水煮滚后,再放入羊肉块,汆烫后取出,放在冷水中泡凉,再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3.烧热锅子,倒入2小匙油,放入蒜头爆香,再把羊肉块、盐、米酒及作法1的卤汁倒入,煮滚后改小火再卤约1小时30分钟。可用筷子测试,如能穿透羊肉即完成。
 编辑本段稀卤羊肉
 〔主料辅料〕
  熟羊肋条肉1000 克  红萝卜50 克  水发玉兰片50 克  淀粉40 克  面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鸡蛋清3 个  食盐2 克  白糖50 克  酱油30 克  葱末25 克  姜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将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内,加入料酒、酱油、食盐,  姜末、肉汤,上笼蒸烂取出,滗去汤待用。  2.将玉兰片,红萝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  3.将鸡蛋清打发,加入淀粉、面粉,制成“高丽糊”。  4.取盘一个,将“高丽糊”一半倒入盘内摊开,放上羊肉,再用“高丽  糊”摊匀待用。  5.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挂糊的羊肉推入油锅,视  糊凝固时,起锅滗油,再将羊肉入锅内,用小火烙酥两面。出锅后,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块,按原形摆入盘内。  6.锅内用植物油50 克  烧热,用葱段、姜末、蒜末炝锅,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汤、淀粉、  酱油调成的芡汁,加玉兰片、红萝卜丁,视汤爆起后,加入味精,淋香油,  浇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  2.打“高丽糊”的碗必须洁净,抹干生水。蛋清打至蛋白发硬,细如奶  油状,再加淀粉、面粉拌匀即成。  3.本菜名曰“稀卤”,宜用“二流芡”,稀而透明为佳。
 〔风味特点〕
  1.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在周代的“八珍”  中,以羊肉为主料的就有“炮牂”和“捣珍”。在三牲六畜中,古时把羊列  于犬豕之前,反后于牛。在《左传》中,还记载了为宋国宰相华元驾车的羊  斟因不曾分得羊肉吃而使华元被俘的故事。公元607 年,宋郑两国交战,战  前华元杀羊鼓励军官,羊斟因没有分上羊肉而怀恨在心,他狠狠地说:“分  羊你当家,交战我做主了。”他单车独放,陷入重围,致使宋军大败,华元  被俘。  2.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  名馔了。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上的“遗策”上,载有“肋”字。而北魏贾思  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作胡羹法”,所用主料就是“羊肋六斤,又肉  四斤”。这里的“羊肋”即是羊的胸部两侧的肉,调之以“葱一斤,胡荽一  两,安石榴汁数合。”之后,羊肉按部位切割和烹制分得更细,清代的“全  羊席”,就是以部位分烹羊馔的总汇,据《随园食单》所记,已有72 种之多。  3.“稀卤羊肉”是选用肋条肉,先煮,后蒸,再炸,然后挂糊烙酥而成  菜。此菜的烹制方法可追溯至周代的“捣珍”和“渍”。南宋诗人陆游的“东  厨羊美聊堪绝,北面铃稀莫强愁”诗句,说的是密院羊肉很绝;“栈余羊绝  美,压近酒微浑”则是说,好几天吃不到肉了,途中见羊,口水直流,不醉  不休。由此可见,古代用“肋”烹制的羊馔风味极佳。